概述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为评估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退化,需要精确描述混凝土基体中的电流、电势及各种物质的浓度分布。尽管混凝土基体是一种具有复杂微观结构的非均质多孔材料,但以往的研究常将质量传输视为在均质材料中处理,通过其他因素(孔隙率、紧缩性、迂曲度)修正整体传输系数,从而得到所谓的有效系数(如扩散系数)。 本研究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高分辨率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获取混凝土的真实三维微观结构,经过处理后生成用于有限元计算的网格模型,最终与多物质传输体系及电势方程耦合求解。该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描述混凝土和钢筋表面的离子运动与反应,进而更精准地评估导致钢筋质量损失及其位置的阳极和阴极电流。 试样制备与表征 由重量比为 3:1:0.5的砂、水泥、水制备 100 mm、150 mm 的立方体和 40 × 40 × 160 mm 的柱体砂浆试样。对硬化 2 天、28 天、90 天的试样进行强度测试,对水中养护 28 天、90 天的试样进行吸水性测试,采用压汞法测量孔隙率。针对水灰比为 0.5 的试样,采用 30.3% 作为凝胶孔隙率的设定值。 表:测量所得砂浆特性 图像处理 使用 Nano-XCT 技术对砂浆试样进行扫描,将图像数据裁剪为直径 46.8 μm、高 39 μm 的圆柱体,导入 Simpleware 软件中进行处理。基于灰度阈值将结构分割为四个相:含凝胶孔的水泥、毛细孔、浅色颗粒、深色颗粒。在 Simpleware FE 模块,采用 +FE Free 算法为分割模型创建用于模拟的 2D 和 3D 网格。生成包含 2221768 个四面体单元 3D 网格的设置参数:目标最小长度 1.4 μm,目标最大误差 0.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