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F Highlight:小笼金属富勒烯的生长机理(Chem. Sci.,2015; Nature Comm.,2014)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M. Mulet-Gas, L. Abella, P. W. Dunk, A. Rodriguez-Fortea, H. W. Kroto, and J. P. Poblet, Small endohedral metallofullerenes: expl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mechanism in the Ti@C2n (2n = 26–50) family, Chem. Sci., 6, 675-686 (2015) P. W. Dunk, M. Mulet-Gas, Y. Nakanishi, N. K. Kaiser, A. Rodriguez-Fortea, H. Shinohara,  J. P. Poblet, A. G. Marshall, and H. W. […]

使用SOC-TDDFT理解OLED的磷光(Inorg. Chem.,2012)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A. R. G. Smith, M. J. Riley, P. L. Burn, I. R. Gentle, S.-C. Lo, and B. J. PowellEffects of Fluorination on Iridium(III) Complex Phosphorescence: Magnetic Circular Dichroism and Relativistic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org. Chem., 51, 2821-2831 (2012). 本文中,使用相对论含时密度泛函,考虑自旋轨道耦合,研究了蓝磷光铱三价化合物。研究了fac-tris(1-methyl-5-phenyl-3-n-propyl-[1,2,4]triazolyl)iridium(III)的ortho和para两种氟化对磷光辐射速率和电子激发能的影响。 发现磷光辐射速率kr与T1-S3激发能差成正比。para位氟化比ortho位对能差的增大更明显,而且para位氟化还增大苯基和三唑基的电子密度差,扭曲原有的八面体构形,增大HOMO和HOMO-1的能级差。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磷光金属化合物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para位氟化,对于=Ir(III)化合物的辐射速率影响更大。 关键词:spin-orbit coupling TDDFT, magnetic circular dichroism

ADF Highlight:独立于模型的电荷迁移定量化(Chem. Commun.,2015)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B. Joo and E.-G. Kim, “Model-Independent Determination of the Degree of Charge Transfer in Molecular and Metal Complexes,” Chem. Commun. 51, 15071–15074 (2015). 电荷转移在化学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理论化学家们对此已经有了大量的“例行”研究。但这样的研究中,对原子电荷的定义是有问题的。拿Mulliken电荷来说,大家对它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用起来很简单;恨,是因为有时候会得到惊人的错误结果,并且与深受使用基组的影响。Mulliken电荷估计Ir(ppy)3的电荷转移几乎为0;对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标志性材料OLED得到完全不符合物理预期的结果。 本文发现了一种解决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办法(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引进任何新的理论):跟踪电子转移过程中的最弥散电子,这种方法完全于具体模型无关。虽然他们的方法在技术上违背直观,因为只关注弥散电子,但物理上比其他划分方法更合理,因为只追踪参与电荷转移的电子。 这种方法描述的电荷转移的定量结果与测量结果、化学直觉完全一致。他们的方法能够扩展到其他与基态、激发态存在分子内、分子间电荷转移相关的化学领域。 关键词:charge transfer; atomic charges; bonding analysis

ADF Highlight:锕系原子在分子笼中的体系满足32电子原则(Chem. Sci.,2012)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J.-P. Dognon, C. Clavaguéra and P. Pyykkö, A new, centered 32-electron system: the predicted [U@Si20]6–like isoelectronic series Chem. Sci., 3, 2843 (2012) 本文预测了一种化合物满足32电子原则。被 Chemical Science和Nature Chemistry作为亮点文章。研究了[U@Si20]6- 的性质以及等电子post-U同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典型地填充了完整的7s,7p,6d和5f壳层,总共32个电子。Pu@Pb12和U@C28 也是如此,在早期的工作中已经作为亮点发表。成键的细节使用各种工具,包括EDA、AIM、pDOS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chemical analysis, TDDFT, ZORA

ADF Highlight:CO修饰针尖定量原子力显微镜提高分辨率(PRL,2011)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Z. Sun, M. P. Boneschanscher1, I. Swart, D. Vanmaekelbergh, and P. Liljeroth,Quantita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with Carbon Monoxide Terminated Tip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046104 (2011).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针尖吸附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提高对机分子成像分辨率,本文详细研究了这种成像机制,以及分子弛豫在力谱实验中的角色。 该实验涉及两个CO分子间力的测量手段:一个CO分子吸附在Cu(111)单晶基底上,另一个在AFM针尖顶部。实验结果与ADF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使用TZ2P基组,色散修正泛函PBE-D考虑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决定CO-CO分子之间的距离。 本文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了计算:1)半定量层次,简单计算两个孤立CO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重现实验结果,但针尖-样品距离很短的时候,排斥作用被强烈过大估计;2)使用Cu4和Cu10团簇分别代表针尖模型及基底,包括了CO分子吸附结构的弛豫。 针尖-基底距离较小的时候,Pauli排斥力很强,会导致吸附的CO分子方向改变,来降低排斥力。这使得计算得到的相互作用能和实验更接近。 近距离中原子级别的重构限制了成像和力谱分辨率。这种效应在所有的用到分子针尖的非接触AFM实验中很普遍。 关键词:dispersion-corrected DFT (DFT-D)

ADF Highlight:相对论效应提高电池电压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R. Ahuja1, A. Blomqvist, P. Larsson, P. Pyykkö, and P. Zaleski-Ejgierd,Relativity and the Lead-Acid Batter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018301 (2011). 传统的铅-氧化铅电池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能够有实际用途,是由于每个伏打电池单元能够产生2V以上的电压,多个电池串联能够达到驱动电动机,锡化学性质与铅非常相近,但与铅相比,相对论效应小很多,导致锡电池产生的电压也远小于铅。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铅、锡以及去除相对论效应的假想铅的巨大差别。 该计算使用ADF中的BAND模块进行计算。使用了ZORA方法计算相对论效应。 关键词:periodic DFT with BAND, relativistic effects (scalar and spin-orbit coupling) with ZORA

ADF Highlight:TiO2纳米晶体定向的聚集(Nano Lett.,2014)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M. Raju, A. C. T. van Duin, and K. A. Fichthorn, Mechanisms of Oriented Attachment of TiO2 Nanocrystals in Vacuum and Humid Environments: Reactive Molecular Dynamics, Nano Lett. 14, 1836-1842 (2014). 本文使用ReaxFF研究TiO2纳米颗粒生长,在真空中,颗粒聚集具有取向性;在水相中纳米晶体在聚集之前有时间重新定向,从而生长出单晶或孪晶。定向聚集机制主要发生强烈地奋力水分子的表面。这代表了溶剂调制晶体生长的效果。 水相中纳米颗粒能够连接、脱离、转动、找到最佳结合方式。图中左边的两个颗粒需要25ps才能调整到锐钛矿的(112)方向结合。 关键词:ReaxFF, molecular dynamics, crystal growth

ADF Highlight:双钌催化剂的钌L2,3边沿的XANES谱(JACS,2011)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I. Alperovich, G. Smolentsev, D. Moonshiram, J.W. Jurss, J.J. Concepcion, T.J. Meyer, A. Soldatov, Y. Pushkar Understand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4d Metal Complexes: From Molecular Spinors to L-Edge Spectra of a di-Ru Catalyst J. Am. Chem. Soc., 133 15786-15794 (2011). L2,3边沿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从2p到εs和εd能级的跃迁,包含材料和分子中过渡金属电子结构的重要信息。正确理解XANES谱需要非常熟练的计算能力。影响3d的x射线谱的因素有几种,4d、5d则不太受影响。但考虑自旋-轨道耦合非常关键,因为一些从2p1/2、2p3/2简并态到εd的跃迁是对称性禁阻的。 本文使用ADF2010计算了分子的电子自旋轨道的空间分布和钌2p能级到空轨道跃迁的XANES谱。 关键词:X-ray Absorption Near-Edge Spectroscopy, core excitations, spin-orbit coupling, TDDFT

ADF Highlight:模拟种元素化合物的32电子规则(JACS,2009; Angew. Chem. Int. Ed.,2007)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J.-P. Dognon, C. Clavagura and P. Pyykkö, A Predicted Organometallic Series Following a 32-Electron Principle: An@C28 (An = Th, Pa+, U2+, Pu4+).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 (1), 238 (2009). J.-P. Dognon, C. Clavagura and P. Pyykkö, Towards a 32-Electron Principle: Pu@ Pb12 and Related System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46 (9), 1427 (2007). […]

ADF Highlight:银与金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JACS,2014)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D. Crasto, G. Barcaro, M. Stener, L. Sementa, A. Fortunelli, and A. Dass, Au24(SAdm)16 Nanomolecules: X‑ray Crystal Structure, Theoretical Analysis, Adaptability of Adamantane Ligands to Form Au23(SAdm)16 and Au25(SAdm)16, and Its Relation to Au25(SR)18,  J. Am. Chem. Soc., 136, 14933-14940 (2014) G. Barcaro, L. Sementa, A. Fortunelli, and M. Stener, Optical Properties of Silver Nanoshells from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 基于 µCT 建模研究亚麻纤维的形态和力学性能概述 在当前可持续资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植物纤维作为玻璃纤维等合成纤维的替代材料,近年来在市场上的能见度与占有率逐渐提升。在各类植物纤维中,亚麻纤维相较于玻璃纤维因其已通过生命周期评估证实的环境优势而备受关注。但在结构产品中的大规模应用仍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植物纤维的自然特性在不同层面上引入了变异性,给更好地理解结构-力学性能关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研究基于 µCT 扫描图像数据创建亚麻纤维的微观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复杂纤维形态引起的局部应力和应变分布,探索形态特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像处理和模拟 遵循标准 NF t 25-501 [...]
  • 水滑石/硼酸锌/改性环氧树脂复合阻燃涂层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背景 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具有保温、吸水、抗压减震、耐候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包装、建筑消防、化工生产、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根据相关统计,普通 EPS 阻燃性能较差,暴露在明火中容易发生分解燃烧,且燃烧时伴随着大量的浓烟和刺鼻气体,对人体和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提高 EPS 的阻燃和抑烟性能至关重要。 研究内容 本研究由沈阳理工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单位合作,基于机器学习势方法,使用 AMS 软件中的 ML Potential 模块完成燃烧模拟工作。构建铝镁水滑石、硼酸锌、聚氨酯和环氧树脂阻燃涂层晶胞模型。通过模拟手段从微观层面对涂层体系进行燃烧反应研究,该方法不仅能够直接获取涂层结构体系的燃烧演化过程,还能够利用微观阻燃机理揭示宏观阻燃现象。 图1 涂层分子模型 在 15000 fs 内,三种涂层体系内的总分子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增加;15000-27500 fs 内,分子数量发生小幅度上下波动,说明燃烧逐渐减弱,分子的消耗和生成逐渐趋于平衡;25750-30000 fs 内,分子数量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0-2500 fs 阶段,涂层体系内势能的增加表明发生吸热反应;2500-27500 fs 阶段,体系内势能缓慢降低;27500-3000 fs 阶段,体系势能随温度降低而快速减小。 图2 燃烧过程中体系分子数量和能量的变化规律 [...]
  • Co-TMDC 磁性隧道结:自旋电子学的新前沿研究背景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Cs)因其优异的电子和光学性能,成为各种应用中非常有前景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单层、少数层和块体多层结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成,对材料的掺杂、缺陷工程和异质结构制备等技术还可以实现性能的定制。磁隧道结(MTJ)由两个被绝缘薄层隔开的铁磁电极组成。当铁磁电极的磁矩的平行(反平行)配置时,MTJ 表现出最小(最大)电阻,电阻的变化幅度可以以隧穿磁电阻(TMR)表示。在二进制术语中,这些电阻最小(最大)状态对应于 0/1。这些磁性比特的状态可以通过自旋转移力矩(STT)、自旋轨道力矩(SOT)或外部磁场来操纵。MTJ是自旋电子学的基本器件单元,主要用于读取和写入器件的磁性状态。其低功耗、大面积可扩展性、几乎无限的耐久性和非易失性使其适用于各种应用,如模数转换器、微波发生器、振荡器、磁传感器、非易失触发器、神经形态计算机、全加法器、基于自旋的 NANDS、自旋逻辑和磁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 研究内容 作者研究了 Co/XY2/Co(X∈(Mo,W),Y∈(S,Se,Te))构成的高自旋极化电流的磁隧道结(MTJ)。密度泛函理论(DFT)用于计算基态电子性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则用于量子输运计算。 图1. Co/XY2/Co 的结构示意图 [...]
  • 锂电池电极建模:基于 CT vs DFN 模型概述 随着电池制造业持续发展以应对交通电动化需求,企业获得加速电池设计与优化进程并降低成本等商业优势的同时也承受着日益增长的压力。新型材料和应用频繁且往往出人意料地涌现使快速优化锂离子电池(LIB)设计对制造商来说极具挑战性,必须摆脱对试错法的依赖,转向包括采用数学建模的更高程度自动化。 LIB 建模的基准模型 Doyle-Fuller-Newman(DFN)框架基于物理的连续介质模型且融合了多孔电极理论,而基于 CT 扫描图像重建的三维模型能够捕捉颗粒的真实几何形状。本研究基于 CT 和 DFN [...]
  • 标签

  • 关于费米科技

    费米科技以促进工业级模拟与仿真的应用为宗旨,致力于推广基于原子级别模拟技术和基于图像模型的仿真技术,为学术和工业研究机构提供研发咨询、软件部署、技术攻关等全方位的服务。费米科技提供的模拟方案具有面向应用、模型新颖、功能丰富、计算高效、简单易用的特点,已经服务于众多的学术和工业用户。

    欢迎加入我们!(点击链接)

  • 最近更新

  • 联系方式

    • 留言板点击留言
    • 邮箱:sales_at_fermitech.com.cn
    • 电话:010-80393990
    • QQ: 1732167264
  • 订阅费米科技新闻

    • 邮件订阅:
      您可以使用常用的邮件地址接收费米科技定期发送的产品更新和新闻。
      点击这里马上订阅
    • 微信订阅: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