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F Highlight:能量简并驱动锕系共价成键(JACS, 2018)

Posted · Add Comment

文献资料:Jing Su, Enrique R. Batista, Kevin S. Boland, Sharon E. Bone, Joseph A. Bradley, Samantha K. Cary, David L. Clark, Steven D. Conradson, Alex S. Ditter, Nikolas Kaltsoyannis, Jason M. Keith, Andrew Kerridge, Stosh A. Kozimor, Matthias W. Löble, Richard L. Martin, Stefan G. Minasian, Veronika Mocko, Henry S. La Pierre, Gerald T. Seidler, David […]

BAND Highlight:通过对扩展系统的能量分解分析,推导分子、表面和固体的成键概念(WIREs Comput. Mol. Sci., 2018)

Posted · Add Comment

文献资料:Lisa Pecher, Ralf Tonner, Deriving bonding concepts for molecules, surfaces, and solids with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extended systems, WIREs Comput. Mol. Sci., 2018 化学键的概念,如共价键、离子性、泡利排斥、共享电子,或施主-受体键,是对我们丰富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以及预测新反应活性的重要工具。电子结构分析为理解这些概念的根源提供了基础。能量分解分析(EDA)是一种成熟的分子分析方法,最近在表面和固体中得到了应用,被称为周期性EDA(pEDA)。本文概述了该方法的基础和应用,该方法可用于推导成键的概念。在分子和固体化学中,用于研究分子与表面的吸附和反应(例如有机分子与半导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基于电子结构分析和定量方法的支持,我们证明了类似键的概念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 BAND中的pEDA方法已经被成熟地应用。

ADF Highlight:次锕系元素中的共价键合(JACS, 2017)

Posted · Add Comment

参考文献: M. P. Kelley, J. Su, M. Urban, M. Luckey, E, R. Batista, P. Yang, and J. C. Shafer, On the Origin of Covalent Bonding in Heavy Actinides, J. Am. Chem. Soc., 2017, 139, 9901–9908 (2017). 在核燃料循环中,将高放射性次锕系元素从镧系和其他裂变产物中分离出来,对于使用过的核燃料回收再利用,以及核废物储存,都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通过锕系元素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来进行分离。上世纪四十年代,学界已经热烈争论过锕系-配体之间的“共价”概念,假定次锕系元素形成了部分共价键,导致其5f轨道与配体轨道混合。 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使用ADF中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m、Cm、Bk、Cf离子与DPA(dipicolinate)配体之间的成键。通过实验热力学测量,观察到Cm和Bk之间络合能的差异;并发现这个差异与锕系5f轨道能量降低到配体的配位氧原子2p轨道能级附近,以及5f轨道的离域性有关。分离过程常常有赖于络合能的这种微小差异,而能量的(近)简并导致共价的机制,可能为锕系分离方法设计带来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