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翻修手术中髋臼大面积缺损的统计形状建模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统计形状模型(SSM)可以帮助获取髋臼大面积缺损患者在髋关节上常见缺失的标志,将重建骨盆与先前经历过翻修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 本研究采用一个 38 人的 Paprosky III 型缺损患者回顾性队列和通过 Simpleware 软件处理 100 个健康骨盆创建的 SSM 进行研究。结果评估是 SSM 与患病髋关节、SSM 与术前规划及 SSM 与对侧健康髋关节的旋转中心CoR 之间的差异。从这些分析中了解中位 CoR,展现 SSM 的优势。 亮点 使用 Simpleware 软件对 50 例男性和 50 例女性的半骨盆进行图像分割,建立统计形状模型将 SSM 与患侧髋关节、手术规划、健康对侧髋关节比较,评估 CoR 的差异。SSM 工作流程为复杂髋关节重建手术规划和个性化假体设计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介绍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髋臼存在严重缺损时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常见骨科手术。然而在使用传统方法进行 THA 翻修时,处理严重的髋臼骨缺损非常具有挑战性,通常会导致因植入失败造成较高的翻修率。 定制的髋臼植入物与残留宿主骨的匹配有助于克服这些障碍,能够更准确地定位髋臼组件,从而提高植入物性能和降低翻修手术风险。这些手术规划方法包括通过镜像健侧半骨盆测量可接受的髋关节 CoR,但受到人体解剖结构不对称、病理或金属加工的限制。 虽然骨盆统计形状模型为重建骨盆骨缺损提供了解决方案,但这些模型主要局限于与患者数据无关的计算模型或基于非常小的患者队列。在本案例中,研究人员进一步使用 SSM 测试其在重建大面积髋臼缺损患者髋关节中缺失的重要骨骼标志中的价值。这种方法可以将 SSM 的 CoR 与之前未使用 SSM 技术手术规划进行因大面积髋臼缺损接受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 研究设计与结果评估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集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 38 例 Paprosky Ⅲb 型缺损患者,包括髋臼边缘和泪滴严重破坏。采用健康骨盆对 SSM 进行训练,然后用 SSM 对所有 38 例患者的原始骨盆形态进行虚拟重建,其中 […]

激光功率对激光粉末床熔融加工 316L 不锈钢缺陷、织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增材制造(AM,也称 3D 打印)的潜在优势(如复杂几何形状的制造)吸引了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和医疗行业的广泛关注。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是金属零件制造的技术之一,基于离散堆积的成形理念逐层熔覆沉积制备三维实体样件。L-PBF 具有柔性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对样品尺寸及形状无限制等特点,关键加工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激光束尺寸、层厚度、舱口间距和扫描策略。 L-PBF 的局部连续激光熔化过程会因高热梯度而产生热残余应力,从而导致增材制造零件的破裂、分层和变形。此外,孔隙率也是一个关键问题,特别对于需要高拉伸强度和抗疲劳性的零件。本项目研究了激光功率对激光粉末床熔融 (L-PBF) 加工的 316L 不锈钢(SS)缺陷特征、微观结构发展、组成相和晶体织构的影响。 亮点 在最佳加工制度下,激光功率降低一半时孔隙率增加约 7 倍。随着激光功率的降低,熔池形貌由扁平宽大转变为鱼鳞状。择优取向由强( 200 )织构转变为随机织构。 实验 材料和 L-PBF 处理条件 所用材料为商用气雾化 316L 不锈钢粉末,使用 L-PBF 系统(改进的 AconityLab 设备,Aconity3D)和 400 W 的 Yb 光纤激光器在氩气氛中打印圆柱形样品。在所有其他加工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 380 W、320 W、260 W和 200 W 的激光功率打印四个圆柱体。所有样品均采用激光扫描速度 300 mm/s、激光束直径 0.207 mm、标称粉末层厚度 0.06 mm。预估体积能量密度(VED) 为 102、86、70 和 54 J/mm3。 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sXCT) 在阿贡国家实验室采用高能量、高分辨率 的 sXCT 测量以亚微米分辨率表征打印圆柱体样品的宏观缺陷。原始数据以 HDF […]

真实干燥岩土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热导网络模型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热导率是核废料处理、电缆掩埋、农业和地热能等应用中的关键参数。在浅层地热能系统中,应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过土壤和灌浆传递热量的速率。无论哪种方式,控制热导率的能力本质上依赖于对引起热流增加或减少的潜在现象的基本理解。对于(饱和)岩土材料,传输模式包括通过颗粒传导、颗粒间接触和间隙相,以及辐射和对流。虽然实验测量可以提供准确的热导率值,但通常无法获得有关这些传递模式的局部微观结构信息。为了解多孔颗粒材料为何表现出一定的热导性,需要获得微观尺度的结构、几何形状和连通性信息。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从真实干燥地质材料的高分辨率图像中提取热导网络模型(TCNM)的方法。为进一步证明实用性,分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颗粒形状复杂性的材料(包括玻璃珠、渥太华砂、棱角砂和片岩)对零横向应变应力的热响应。 试样 选取 5 种涵盖不同颗粒尺寸分布和颗粒形状的材料,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表1:所用颗粒材料 玻璃珠试样包含由二氧化硅制成的近球形颗粒,渥太华砂和棱角砂主要由最常见的结晶二氧化硅组成:石英。为便于比较,对渥太华砂进行筛分,受长期侵蚀的渥太华砂比棱角砂颗粒更圆润、光滑。破碎的片岩试样具有最复杂的颗粒形状,由石英和长石矿物组成,其中至少 50% 是板状和细长形状。片岩 B 试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变质岩,还含有云母。 图1:2D(水平)CT 切片(a)玻璃珠(b)渥太华砂(c)棱角砂(d)片岩 A(e)片岩 B 图像处理 使用网络模型表示颗粒和多孔介质的一个关键优势是能够离散地表示组成材料的孔隙、喉道、颗粒和颗粒间接触。使用 Otsu 分割方法将扫描获得的 μCT 图像数据分割为固体和空隙,然后执行分水岭算法。尽管合并了相邻的局部最小值,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错误将同一颗粒分离为两个区域。 图2:扫描获得 μCT 图像数据的分割过程(1)图像堆栈(2) 3D 重建(3)分割固体与空隙(4)运用分水岭算法将固体和空隙分别分割为单独的颗粒和孔隙(5)固体空间分水岭中的一些误差 热导网络模型 通过计算颗粒 ID、质心、体积以及与试样顶部和底部边界的相对位置对颗粒分水岭输出进行后处理。如果区域/颗粒与试样的顶部(或底部)边界相交,则该颗粒被识别为入口(或出口)颗粒(橙色点)。接触和临近接触的识别是构建热导网络模型的关键步骤,将直接影响网络架构和产生的热流。在这里,“临近接触”被定义为彼此非常接近的两个颗粒。 图3:热导网络模型(G-TCNM)通过将颗粒表示为节点和由颗粒临近或接触的边连接而构建。(1)G – TCNM的输入:重构灰度图像和两者分水岭(孔隙和颗粒)(2)分水岭图像前处理过程中计算参数和标识符的选择(3)G – TCNM 边缘加权的热导计算总结,区分了接触颗粒和临近颗粒。 标记每个颗粒与任何其他物体接壤的体素,检查邻近的 6 个体素(上、下、左、右、前、后)范围,称为边界体素。使用这种方法,1 到 2 个体素长度的(真实)颗粒间间隙可能会被错误地识别为接触,此类错误接触的热导将受到惩罚。为构建 G-TCNM 网络,每个颗粒首先要被分配一个节点。如果相应的颗粒接触或临近接触,则节点通过网络中的边(链接)连接。为计算通过所得网络的热导率,建立由 Batchelor 和 O’Brien 首创的圆形和球状颗粒组件及填料。 图4:(1)颗粒-孔隙或孔隙-颗粒的连接(橙色箭头),利用这些连接识别临近接触点(紫色虚线)(2)对于边界体素集合中的每个体素,间隙圆柱体的长度等于到另一侧边界体素的最小距离。 结果和讨论 G – TCNM与 FE 模拟和实验测量的比较 按照 […]

短/长节段脊柱后路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MIS)和医疗器械包括侵入性较小的螺钉与杆的发展,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椎体骨折的效果有所改善。 本研究采用 Simpleware 软件基于医学图像和真实的螺钉数据中创建三维有限元脊柱模型。使用 4 种病理模型分析比较病理状态下脊柱屈伸对器械及固定长度的影响,通过比较脊柱后路融合术中的固定长度,辅助确定最佳固定长度。 亮点 利用 Simpleware 软件生成有限元模型测试不同的断裂模型由医学图像和真实的螺钉数据生成 3D 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不同的模型组合旨在帮助评估脊柱后路固定的方法 介绍 使用短节段固定治疗椎体骨折有多种潜在的益处和并发症。虽然较短节段固定创伤较小,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但长节段固定可能更有利于矫正前凸和保留节段前凸,而固定长度可能会受到后路固定后邻近节段疾病(ASD)、内固定失效(松动)和手术侵入性考虑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与主要由骨质疏松和基础疾病引起的骨折患者相比,年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外科医生通常选择不同的固定长度和开放手术或经皮手术,评估是否需要骨移植、前路融合或使用钩和胶布。虽然 MIS 是最合适的,但还是有必要准确地可视化骨质疏松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DISH)的固定长度,了解不同临床问题的影响。对病理模型进行有限元(FE)分析,比较后路脊柱融合术中的固定长度有助于确定可选的固定长度。 本研究利用医学图像和真实螺钉创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骨折模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DISH 骨折模型和DISH -骨质疏松骨折模型进行研究,比较病理状态下脊柱屈伸活动对内固定器械和固定长度的影响。此外,这是第一项使用真实螺钉数据和较长脊柱长度来考虑病理和不同固定长度对术前规划影响的研究。 图2:(A)分割每个椎间盘(B)脊柱模型(C)从 T8 到骶骨的每个椎体、前纵韧带、椎间盘、后纵韧带和黄韧带 模型构建 获取一名 50 岁成年女性从胸椎到骨盆的脊柱 CT 图像,将数据导入 Simpleware 软件进行脊柱的图像处理,椎体分为松质和皮质,同时分割出椎间隙。由于小面关节的尺寸较小,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分割变得更加困难,需要基于 CT 扫描进行手动操作。 由第 8 胸椎至第 5 腰椎区域的所有椎骨和椎间盘构建 3D 脊柱模型,并为每个椎骨创建各节间可独立移动的小面关节空间。在模型中加入前纵韧带(ALL)、后纵韧带(PLL)和黄韧带。在 Simpleware FE 中生成有限元网格,包含 1,049,711 个单元和 2019,357 个节点。设定所有单元为线弹性材料,为脊柱的每个组成部分添加适当的材料属性。 图3:(A)假设骨折模型位于 T12 的中心,采用楔形模型在 T12 和 ALL 处进行切割(B)在螺钉模型中,去除螺钉头部的连接杆,将直径为 5.5mm 的杆连接到头部(C)将螺钉固定在每个椎骨中 由于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因此对 […]

利用 Micro-CT 技术快速分析玉米籽粒的饱满度特性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玉米是全球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主要的粮食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籽粒的品质反映了籽粒产量和品种适应性。玉米籽粒饱满度是衡量玉米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表型性状。玉米籽粒饱满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研究玉米遗传因素、生理过程和改良方法的最重要前提。 传统方法测量籽粒密度等指标耗时且困难,迫切需要简单、快速、可靠的分析方法鉴定玉米的产品品质和育种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基于 Micro-CT 技术对玉米籽粒进行三维重建,检测不同类别玉米籽粒之间的解剖差异,通过测量计算籽粒密度、空腔、孔隙度等表型特征及与种子饱满度分级的密切关系。 图像处理 从每个自交系中随机选择两组品质不同的玉米粒 X178 和 W99。随机选择籽粒,然后分别使用 X 射线 Micro-CT 系统(SkyScan 1172,Bruker Corporation)对整个籽粒进行扫描。将图像数据导入 Simpleware 软件进行处理,基于不同部位的灰度值利用阈值、洪水填充和区域生长等工具分割。 胚胎和玻璃体胚乳的灰度值非常接近,在全局 3D 图像上通过“区域生长”分割这两个部分会很困难。因此,打开“区域生长”工具,设置 Number of iteration = 1,Multiplier = 2,Initial neighborhood radius = 1。依次分别应用在合适的 2D 切片上,使用形态学操作 Close 获得胚胎结构,然后通过布尔运算得到胚乳,利用侵蚀工具获得果皮。 图1:在 Simpleware 软件中基于 Micro-CT 3D 图像分割玉米籽粒胚、胚乳和空腔的流程 结果与讨论 玉米粒的 2D 和 3D 图像 在二维切片图像中可观察到,玉米粒由果皮、胚、胚乳和空腔组成,通过 X 射线吸收值的不同可以区分。籽粒中的胚乳有玻璃质和粉质两种类型。与粉质胚乳(较暗)相比,玻璃质胚乳(较亮)更硬,籽粒外部密度更高。由于粉质胚乳中淀粉的压实度较低,存在许多气孔。从明暗对比来看,周围的空气和内部空隙都是黑色,胚胎是明亮的。在所有重复测试中,两组种子的粉质胚乳中均观察到较大的空腔,且在自交系 X178 的种子中更为突出。比较两种玉米种子的 CT 图像,饱满度差异明显。 […]

利用 X 射线 CT 分析高强度焦炭结构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焦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在高炉炼铁中可用作还原剂、隔板并提供热量,焦炭强度是支撑铁矿石和使气体通过高炉熔化区的重要物理性质。本项目将利用 X 射线 CT 和 Simpleware 软件实现焦炭微观结构的可视化和量化,研究焦炭孔隙结构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亮点 利用 X 射线 CT 扫描获得焦炭微观结构在 Simpleware ScanIP 中对焦炭图像进行分割和结构分析在 Simpleware SOLID 模块进行应力分析 试样制备 采用不同粘结煤成分制备两种焦炭试样:焦炭 A 和焦炭 B。按照强度大小,将焦炭 A 和 B 分别命名为“HS(较高强度)焦炭”和“LS(较低强度)焦炭”。每种焦炭各制备两个样品用于 CT 扫描。 表1:制备焦炭所用粘结煤的特性和配比 表2:焦炭试样的性质 图像处理和模拟 采用 Micro Focus X 射线 CT 系统对焦炭试样进行扫描。将图像数据导入 Simpleware ScanIP 进行处理,利用阈值工具基于灰度值将焦炭结构分割为孔隙、基体和高密度基体。 图1:焦炭试样的图像处理过程 在 Simpleware SOLID 模块进行应力分析,去除孔隙部分,为基体和高密度基体结构生成 350 万个网格单元。通过沿单轴 z 方向均匀移动表面施加拉伸,其他两个轴向保持自由。为简化分析,界面使用共享节点。 图2:Mises 应力可视化分析的计算方案 结果与讨论 焦炭结构 焦炭试样的体素图像和成分组成如下所示,HS 焦炭具有较低的孔隙率和较高的基体占比。 图3:焦炭试样的体素图像 表3:焦炭成分分析结果 孔径分布及孔隙形状参数分析 使用比表面积测量仪获得孔径分布,HS 焦炭和 LS 焦炭试样几乎没有差异,主要孔径为 100-150 μm。 图4:焦炭试样的孔径分布结果 在 Simpleware 中进行结构分析获得焦炭试样的孔隙球形度分布,垂直柱表示对应的孔隙数量。 图5:焦炭试样孔隙的球形度分布 应力分析 […]

离散元方法和通过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表征的锂离子正极结构电化学建模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容量、高功率的优点,在储能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等。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要求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低成本,进一步改进制造工艺和电极设计仍然存在挑战。 在电极制造过程中,压延工艺是定制电极微观结构的关键步骤。在本研究中,使用离散元法(DEM)和粘结颗粒模型研究压延过程对电极微观结构的影响,对使用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表征的真实电极结构和理想化 DEM 结构进行综合评估,计算分析基于断层扫描和 DEM 的电极结构及输运特性,即孔隙率分布、比表面积和曲折因子。在考虑碳粘合剂域(CBD)相之后,进一步分析电化学性质。 亮点 对基于高分辨率 XCT 表征和 DEM 的锂离子电池阴极结构进行评估在 Simpleware 软件中生成高质量的四面体网格,将网格模型导入 COMSOL 中进行仿真考虑不同的压延水平和 CBD 相,分析电化学性能 方法 图像处理 电极结构由 96 wt% LiNi0.6Mn0.2Co0.2O2(NMC622,BASF)、2 wt% C65 炭黑(Imerys)和 2 wt% PVDF(Solvay)配制,使用带有 MTI MSK-HRPMR100DC 压延设备的辊压机将干燥的电极压延两次。通过 XCT 对阴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未压延结构和压延结构与 DEM 预测进行比较。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分析工具 Ilastik 预测扫描图像中不同相的体积分数,即 AM 颗粒相、CBD 相和宏孔相。 原始扫描图像(图a)经过过滤和二值化后获得 AM 颗粒相(图b),进行分割处理分离和标记单个 AM 颗粒(图c),并获得其各自的体积和坐标。在 DEM 模拟中,阴极结构内的颗粒近似为球形颗粒(图d)。 图1:AM 颗粒相的图像处理步骤 DEM […]

利用数字岩石计算有效物理性质的形态学变换策略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岩石是一种天然多孔介质,其结构中不仅包含岩石骨架,还有大量不规则的孔隙和孔隙流体。储层岩石的电学、力学和物理性质评价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 micro-CT 图像的数字岩心技术为岩石物理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实验相比也具有很多优势。利用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和多物理场模拟可以对岩石样品的有效物理性质进行数值评价。然而,在利用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岩心建模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岩石性质数值计算精度的因素,如形态学变换等。 应用于同一岩心样品的形态学变换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孔隙率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图像处理算法也会影响孔隙结构的重建,进而对样品的电学性质计算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采用不同的形态学变换策略,对体素为 6003 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结合使用 Simpleware 和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计算测量岩心模型的孔隙率和孔隙结构,模拟岩心模型的有效电学性质。 亮点 研究对象包含砂岩、页岩和碳酸盐岩在 Simpleware 中使用不同的形态变换方案为每个岩石生成多个微观结构在 COMSOL 中计算岩心模型的有效弹性模量和介电常数 数字岩心建模 获取图像数据 使用蔡司 Xradia 520CT 扫描设备对页岩、砂岩和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扫描,它们的尺寸(8 mm)和孔隙度范围(4%-25%)均相同。页岩样品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砂岩样品具有多种孔隙类型、孔径、形状和分布,而碳酸盐岩样品孔隙率小且孔隙结构简单。 图1:micro-CT 扫描样品的横截面:砂岩(左)、碳酸盐岩(中)和页岩(右) 图像处理和分割 扫描获得的灰度图像中存在着噪音,需要通过滤波器提高信噪比。将扫描图像导入 Simpleware 后,首先应用中值滤波器(Median filter)改善图像。为更好地区分孔隙和骨架,图像分割的阈值选择也非常重要。鉴于实测孔隙率已知,可以采用公式基于岩心孔隙率的最佳分割阈值进行分割。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 理论上数字岩心尺寸越大,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特征的表征就越准确。但这样对计算机资源和性能的要求很高。经多次测试发现,当数字岩心尺寸为600 × 600 ×6 00 体素时,物理性能(如孔隙率、弹性模量等)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本研究选择此尺寸作为代表单元的体积。 在 Simpleware ScanIP 中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和分割后,应用不同的形态学变换策略:ED 腐蚀和膨胀,OC 打开和闭合,SC 平滑滤波器和孔洞填充,FI 填充间隙和孤岛移除。在 Simpleware FE 中对处理过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生成高质量的网格模型并导入 COMSOL 中进行仿真。 图2:形态学变换的结果 图3:数字岩心网格模型:孔隙(左)、骨架(中)、孔隙和骨架(右) 形态学变换对岩石性质的影响 孔隙率 不同形态学变换对岩石孔隙结构的敏感度不同。ED 和 OC 对连续性孔隙的影响更大,而 […]

构建回收髋关节植入物中髋臼磨损在体内位置的统计形状模型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已知髋臼杯的边缘磨损与更大的材料体积损失有关,但这种磨损模式在体内的位置却尚不清楚。本研究在 Simpleware 软件中开发了一个使用 CT 成像、检索分析和统计形状模型(SSM)识别体内最常见磨损位置的工作流程。 回收 20 个在平均 90 个月后翻修过的金属对金属髋臼表面,进行形状方差分析。还研究了磨损量、植入位置、时间、尺寸和性别对体内磨损位置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髋关节植入,为将来的产品设计和植入物定位中安全区域的细化提供重要信息。 亮点 对 20 个回收的金属对金属髋臼表面进行扫描,观察磨损模式。使用 Simpleware 软件识别体内生成最常见的髋臼磨损模式特征,构建统计形状模型(SSM)。SSM 可以提升对髋关节植入物功能的理解,从而为未来的设计决策提供信息和细化植入物定位的安全区。 介绍 髋关节置换术中轴承表面的机械磨损会影响临床表现,导致功能受损和有害碎片的释放。由于金属对金属(MOM)髋关节置换失败的发生率很高,需要开展关于这些表面上的磨损程度和确定髋臼杯边缘磨损与大量磨损碎屑间关系的研究。虽然 MOM 植入物目前很少应用于髋关节植入,但仍能为分析髋关节置换术的力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此外,尽管已知髋臼边缘磨损发生在体内,但对其在髋臼腔内的位置了解较少。 统计形状模型(SSM)为描述相关几何结构的形状和位置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特别是在分析解剖特征时可以将平均形状和形状方差可视化。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结合 CT 成像和检索分析技术在 Simpleware 软件中创建一个 SSM,用于识别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组件最常见的体内磨损模式。 图1:研究设计和工作流程及 Birmingham 髋臼组件背侧表面和其不对称的鳍状物(红色部分) 根据纳入标准选择 20 例 MOM Birmingham 髋关节置换(BHRs)的髋臼组件进行研究,需要在取出前获得未翻修骨盆和植入物的 3D CT图像。研究人员对植入物进行修复,在体内的平均时间为 90 个月,手术原因是对金属碎片的不良反应、不明原因的疼痛或无菌性松动。 使用定制的软件解决方案(Robin 3D)计算每个 BHR 的体内位置,采用骨盆前平面(APP)作为标准化坐标系,并报告解剖倾斜度和前倾角的值。然后使用卡尔·蔡司的坐标测量机(CMM)将每个回收臼杯铰接表面的几何形状捕获为点云,同时通过经验证的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计算每个髋臼表面的材料损失体积。 Simpleware 中的分割和配准 将翻修前的体内植入物 CT 图像以 DICOM 文件格式导入 Simpleware 软件,使用半自动化工具分割生成植入物和骨盆模型,通过处理减少金属伪影的同时保留几何精度。然后将球体与股骨头贴合,利用布尔运算从植入物模型中分离出髋臼杯,平面与臼杯边缘完全贴合用于去除模型中相对较差的部分,包括股骨钉的剩余物。由 CMM 数据生成髋臼杯的开放表面并以 STL 文件导入 Simpleware 软件,使用半自动化工具将其与孤立的臼杯模型配准,对齐稳固的鳍状物。随后对配准的髋臼杯表面和骨骼模型进行镜像和适当缩放。 图2:(1)将髋臼表面(紫色)与从 3D […]

开源插件程序:在三维建模中赋予皮质骨和骨小梁不同的材料属性

Posted · Add Comment

概述 骨小梁是一种海绵状的各向异性材料,将载荷从关节表面转移到更为致密的皮质骨。皮质骨的密度和刚度更为一致,处理重复的拉伸和压缩负载产生的压力。在模型中准确地定义这些材料的特性对于将医疗器械设计和手术原理转化为临床应用至关重要。骨科医疗器械通过提供骨骼愈合或关节功能的环境帮助患者康复,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骨质量、合并症及自身经验,为最佳植入物做出最准确的预测。 精准的计算模型可以使外科医生和医疗器械工程师能够模拟患者骨骼内每种植入物类型的性能,以便就植入物的设计、选择和手术技术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利用骨矿物质密度通过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确定有限元分析(FEA)中材料属性的插件程序,与图像处理软件 Simpleware 结合简化了该方法的工作流程,可更方便于临床和研究的应用。 亮点 使用 Simpleware ScanIP 的图像处理和 Python 脚本编辑工具对 CT 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单个 CT 体素的灰度值转换为杨氏模量开发的插件程序(PIP)以开源的方式共享 灰度值转换为杨氏模量的流程 输入骨小梁/皮质骨的截断密度及相应的灰度和 QCT 密度值将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格式的 QCT 值转换为湿表观密度湿表观密度值根据相应的组织转换为杨氏模量使用调整后的 DICOM 文件创建 3D 模型 方法 将扫描的体模 DICOM 图像数据导入 Simpleware 软件中,经过图像处理后分割为包含每个样本的圆柱体/圆盘。使用 Simpleware ScanIP 的灰度测量功能获取每个样本的平均灰度值,以 HU 为单位测量并将结果转换为 DICOM 存储的灰度值。通过对整个体模体积的 HU 进行采样(需要定义为组织等效电子密度样本),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并且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整个体模的测量放射密度。 图1:研究体模中包含伪影的 DICOM 图像 使用 ScanIP 的 Profile Line 测量工具对每个灰度值进行采样,通过在样本中画线即可导出其灰度值。启动插件程序(PIP)后,提示输入灰度值和体模对应制造商定义的 QCT 密度,跟每个用户的 CT 扫描仪和体模相关。 PIP […]

 
  • 标签

  • 关于费米科技

    费米科技以促进工业级模拟与仿真的应用为宗旨,致力于推广基于原子级别模拟技术和基于图像模型的仿真技术,为学术和工业研究机构提供研发咨询、软件部署、技术攻关等全方位的服务。费米科技提供的模拟方案具有面向应用、模型新颖、功能丰富、计算高效、简单易用的特点,已经服务于众多的学术和工业用户。

    欢迎加入我们!(点击链接)

  • 最近更新

  • 联系方式

    • 留言板点击留言
    • 邮箱:sales_at_fermitech.com.cn
    • 电话:010-80393990
    • QQ: 1732167264
  • 订阅费米科技新闻

    • 邮件订阅:
      您可以使用常用的邮件地址接收费米科技定期发送的产品更新和新闻。
      点击这里马上订阅
    • 微信订阅: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