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axFF分子动力学的不同阶煤分子指标气体生成规律(内蒙古科技大学) 为了获得不同煤阶煤在自然氧化过程中的指标气体生成特征和差异,选择了代表四个煤阶的五个煤样进行研究。建立了煤的分子模型,并使用 ReaxFF 力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煤样的加热实验,得出了指标气体 C2H4, C2H2, CO, 和 CO2 的宏观和微观生成规律。研究表明,在煤的自燃过程中,C2H4 和 C2H2 主要取决于脂肪族侧链的数量,而CO和 CO2 主要取决于煤分子中的碳原子。当氧化自燃达到后期阶段时,C2H4, C2H2, 和 CO 转化为 CO2,即燃烧的完全产物。指示气体的初始温度和峰值按煤阶顺序排列。不同指数气体的出现顺序为 CO2, CO, C2H4, 和 C2H2。该研究在确定采空区内适当的氧化诱导自燃指标气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从而为后续制定全面的矿井防火和灭火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Index gases generation law of different rank coal molecules based on ReaxFF molecular dynamics, Jing Zhang erc., 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 2024, 40, 109760, DOI: 10.1016/j.mtcomm.2024.109760 矿物油热解过程中多环芳烃形成机理的ReaxFF分子动力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通过热解回收废矿物油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具有高毒性的多环芳烃(PAHs)。本研究试图通过 ReaxFF 分子动力学(MD)模拟揭示矿物油热解过程中矿物油的演化过程和多环芳烃的形成机制。此外,还探讨了加热速率(10 K/ps、100 K/ps和1000 K/ps)、温度(2200~3200 K)、矿物油成分(环烷烃和芳烃含量)和大气(CO2)影响多环芳烃形成的原理。 观察到矿物油的两阶段热解演化,第一阶段分解,随后发生聚合反应。高温可以使热分解快速转化为聚合反应阶段。通过跟踪关键中间体/产物和芳香结构的演变,发现氢提取乙烯基自由基加成(HAVA)反应在矿物油热解过程中主导了多环芳烃的形成。此外,碳簇上支链基团的缩聚环化对大分子多环芳烃的形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乙烯基自由基加成和缩聚脱氢是矿物油热解过程中多环芳烃形成的两个标志性反应。矿物油中芳烃组分对多环芳烃形成的贡献约为环烷烃组分的 6.5 倍。CO2可以通过中间体/产物的氧化以及随后乙烯基/乙炔加成反应对脱氢的抑制来减少多环芳烃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