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df:simplemdofreaxams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adf:simplemdofreaxams [2022/03/21 20:22] – [基元反应分析、反应速率常数] liu.junadf:simplemdofreaxams [2024/05/27 10:08] (当前版本) – [【入门基础教程】ReaxFF-燃烧:甲烷燃烧过程模拟] liu.jun
行 1: 行 1:
-=======ReaxFF-燃烧:甲烷燃烧过程模拟======+=======【入门基础教程】ReaxFF-燃烧:甲烷燃烧过程模拟、基元反应分析、反应速率常数计算、键级======
 本文以甲烷燃烧为例,燃烧过程中不断生成CO<sub>2</sub>和H<sub>2</sub>O,版本要求AMS2020,使用ReaxFF模块完成。 本文以甲烷燃烧为例,燃烧过程中不断生成CO<sub>2</sub>和H<sub>2</sub>O,版本要求AMS2020,使用ReaxFF模块完成。
  
行 11: 行 11:
 {{ :adf:sink02.png?650 |}} {{ :adf:sink02.png?650 |}}
  
-点击Task:Molecular Dynamics后面的 > 按钮,设置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参数:步数(此处设置为4万步)、步长(此处默认0.25fs)、sample frequency(每多少步保存一次轨迹):+点击Task:Molecular Dynamics后面的 > 按钮,设置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参数:步数(此处设置为4万步)、步长(此处默认0.25fs,注意温度越高,这个值需要越小,避免单步运动距离太长而失真,因此4000K设置为0.1fs左右应该更好)、sample frequency(每多少步保存一次轨迹):
  
 {{ :adf:sink03.png?650 |}} {{ :adf:sink03.png?650 |}}
行 21: 行 21:
 ===NVT系综的设置=== ===NVT系综的设置===
 {{ :adf:sink04.png?650 |}} {{ :adf:sink04.png?650 |}}
-只需要设置系综实现的方案Thermostat(实现NVT系综的算法)、Temperature、Damping constant。其中Damping constant表示震荡时间(在达到指定温度前,温度随机震荡),一般默认设置100fs,也可以降低为5fs,对结果影响不大。+只需要设置系综实现的方案Thermostat(实现NVT系综的算法)、Temperature、Damping constant。其中Damping constant表示震荡时间(在达到指定温度前,温度随机震荡),一般默认设置100fs,也可以降低为5fs,对结果影响不大,不过一般不修改,运行更正常一些
  
 **恒温:**温度如果只设置了一个,则不需要设置Duration(s),整个模拟过程都是该温度 **恒温:**温度如果只设置了一个,则不需要设置Duration(s),整个模拟过程都是该温度
行 27: 行 27:
 **包含保温过程:**Duration(s)的数字个数比温度的数字个数少1个。如上图所示的设置,表示:起始温度298K,经历3000步升温到1300K,然后保温3000步,然后经历3000步升温到4300K,然后保温20000步,然后经历3000步降温到298K,298K直到结束。 **包含保温过程:**Duration(s)的数字个数比温度的数字个数少1个。如上图所示的设置,表示:起始温度298K,经历3000步升温到1300K,然后保温3000步,然后经历3000步升温到4300K,然后保温20000步,然后经历3000步降温到298K,298K直到结束。
 ===NPT系综的设置=== ===NPT系综的设置===
-在Thermostat设置的基础上增加Barostat的设置,压强的设置方式类似温度。+在Thermostat设置的基础上增加Barostat的设置,压强的设置方式类似温度。不过damping constant的设置注意不能设置太小,否则有可能导致出现“singular lattice”的报错
  
 +===关于NVE系综的设置方式===
 +Thermostat与Barostat均不设置,只设置MD参数中的Initial Temperature,即NVE系综。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
 SCM - Movie - MD Properties - Temperature: SCM - Movie - MD Properties - Temperature:
行 36: 行 38:
 可以看到温度的变化如同设置的效果。温度曲线大致与能量曲线重合,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引起动能的变化。而高温区域不再重合,表示高温区域发生了反应,释放了热量,因此导致能量升高。这里的能量是总能量=动能(每一帧中,原子的运动速度决定)+势能(每一帧中,整个体系的构型决定)。 可以看到温度的变化如同设置的效果。温度曲线大致与能量曲线重合,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引起动能的变化。而高温区域不再重合,表示高温区域发生了反应,释放了热量,因此导致能量升高。这里的能量是总能量=动能(每一帧中,原子的运动速度决定)+势能(每一帧中,整个体系的构型决定)。
 Graph - Delete graph可以删除该曲线的显示。 Graph - Delete graph可以删除该曲线的显示。
-====分子数量曲线====+====一、分子数量曲线====
 SCM - Movie - MD Properties - Molecules SCM - Movie - MD Properties - Molecules
 {{ :adf:sink006.png?300 }} {{ :adf:sink006.png?300 }}
行 47: 行 49:
  
 曲线的导出:Graph - Save as XY,可以保存为文本文件,包含XY两列数据。 曲线的导出:Graph - Save as XY,可以保存为文本文件,包含XY两列数据。
-====基元反应分析、反应速率常数==== +====二、基元反应分析、反应速率常数==== 
-基于AdvancedWF模块的ChemTraYzer与ChemTraYzer2.0。+需要使用AdvancedWF模块的ChemTraYzer2.0。Movie → MD Properties → ChemTraYzer2.0:
  
-===1,ChemTraYzer===+{{ :adf:chemtrazyer20sss.png?400 }} 
 +  * T stable:滤除存在时间过短的中间体,即滤除一些由于体系密度过大,或热碰撞而产生的假产物中间体(实际碰到一起之后,可能立即就弹开了)的反应,用户可以逐渐增大到20fs、40fs,对比一下反应数量,从而了解假反应的存在情况 
 +  * 如果勾选Write mol population与Write events per time,则可以在生成的结果中包含产物的占比,及其Mann-Kendall值(描述一个物种表现得像反应物或产物的程度),以及总体反应次数、总体键变化次数柱状图(横坐标为时间)等 
 +  * First Frame与Final Frame:设置分析从哪一帧到哪一帧之间的反应,默认的-1表示最后一帧即默认即分析全部时间范围 
 +  * 其他参数一般保存默认即可
  
-SCM - Movie - MD Properties - Reaction Event Detection:ChemTraYzer(注意ChemTraYzer只适用于小分子体系)+点击 Run ChemTraYzer2:
  
-{{ :adf:sink008.png?450 }}+{{ :adf:69c4824f-a770-4d41-bd7d-dcbbb84a02a4.png?800 }} 
 +输出结果: 
 +  * 以SMILES格式列出反应方程式、反应的级数 
 +  * 反应速率常数(统计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单位为cm3/(mol∗s)、cm2/(mol2∗s)等,与实验单位一致 
 +  * 如上图所示,上方表格列出所有反应方程式,下方表格列出该方程式对应的每个反应事件,用户点击具体某个反应事件,Movie窗口将只呈现该反应事件中相关原子的动态过程,时间轴自动调整到合适位置,便于用户更清晰的观察、检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adf:burnhy_amsmovie_event_1.png?800 }} 
 +  * 右下角有导出反应方程式列表的*.csv表格文件的按钮 
 +  * 支持排序。顶部的选项点开,即可针对该项目进行排序,例如针对反应发生次数排序:{{ :adf:无标题-1536x636.png?800 }} 
 +  * 如果勾选了Write mol population与Write events per time,产生的结果类似如下(该表格多出来第三部分:Average count即产物的占比;所有Mann-Kendall值都在[-1,1]范围内,作为反应物的物种应该有更多的负值,产物应该有更多正值,中间产物应该在0左右):{{ :adf:chemtrazyer21sss-1536x677.png?800 }}
  
-其中一、二框中的数字输入要分析的时间段(从time step的第6000步开始分析随后20000步这段时间内也就是第6001~26000步之间)发的化学反应的情况(但实际目前这两个参不起作用了默认分析所有步,因此保持默认即可);**Recorssing filter建议保持默认值(200-250之间)**。+点击三部分列表中的一行将弹窗左下角改为Bar并设置合适宽度例如2000,将成柱状图类似如下(相关反应、键变化次数柱状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数量):
  
-然后点击Process方框,等到右下角显示ready之后,即表示分析完毕,可以显示出来了。点击Browse按钮,弹出结果窗口(这实际上是用浏览器打开了*.results/scmtrayzer/overview.svg文件,推荐Chrome,edge等浏览器,某些旧版本浏览器会导致→没有箭头):+{{ :adf:chemtrazyer22sss-1536x768.png?600 }}
  
-{{ :adf:sink009.png?850 }}+如果按住Ctrl键,选中第三个表格中的多行,将产生相关的几种分子的数量变化曲线: 
 +{{ :adf:chemtrazyer23sss-1536x768.png?650 }}
  
-  * 首页是排名前五的“反应物”、产物,以及发生次数最多的前五个反应 
-  * 分子结构都可以点击而得到该分子的“来源”(参与过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有哪些)与“去向”(参与过的基元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  * 右上角有其他汇总信息,例如所有反应、所以物种、时间线(每种物质首次出现的时间线)等等 
-  * 速率常数:基元反应箭头上方的数值为反应速率常数,但该速率常数单位与化工中单位不一样,单位换算,参考:[[adf:rateunittransfer]] 
  
-===2,ChemTraYzer2.0=== +====三、键级==== 
-**[[https://www.fermitech.com.cn/ams/reaxff2022-chemtrayzer-2/|ChemTrazYer 2对大分子反应也能够很好支持并能给出实验位反应速率常数]]**+在AMSinput中的键级未经计算因此其键级是图形窗口根据简的价电子规则而猜测出来的。在Movie中是经过计算的,因此鼠标选中两个原子,窗口左下角则会显示两个原子之间的键级。
adf/simplemdofreaxams.1647865359.txt.gz · 最后更改: 2022/03/21 20:22 由 liu.jun

© 2014-2022 费米科技(京ICP备14023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