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本页面的其他翻译:
  • zh

adf:nto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紫外-可见吸收谱与自然跃迁轨道NTO、跃迁偶极矩(非相对论)

前言

虽然电子的激发实际上比较复杂,电子和电子之间是相关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因此真正严格的说,激发并不是某个电子从某个占据轨道跃迁到另外一个空轨道,而是互相牵连,从一个“多电子”波函数变为另一个“多电子”波函数。

不过在密度泛函里面,一只采用了这种单电子的图像。跃迁的时候,大部分情况都可以认为电子是从某个占据轨道跃迁到某个空轨道。严格一些来说,是这个跃迁,大部分是由某对“占据轨道-空轨道”贡献出来的。有的时候,两对,或多对“占据轨道-空轨道”的贡献都很大。

NTO就是这样一个直观的图像,列出这些“占据轨道-空轨道”对。

本文使用AMS2019.301完成计算。

参数设置

最简单的,计算NTO的过程,图示如下:

注意,激发态数目实际上是吸收峰的数目,但是计算的时候,是从最长波区域往短波区域计算。因此,激发态数目影响到短波区域的峰数量、峰形。数目本身不太影响计算效率,但是对内存需求剧烈增加,一般较大的分子无法计算超过100个激发态,否则对内存的需求将达到T的量级。

即完成提交任务。其它提交任务的方式,参考:正式版的安装、维护与升级

查看结果

adf/nto.1575792085.txt.gz · 最后更改: 2019/12/08 16:01 由 liu.jun

© 2014-2022 费米科技(京ICP备14023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