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df:mullikenpopulation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adf:mullikenpopulation [2017/05/06 11:43] – [电荷分解CDA] liu.junadf:mullikenpopulation [2020/11/30 20:34] (当前版本) liu.jun
行 1: 行 1:
 ======如何计算电子的Mulliken布居、电荷分解CDA====== ======如何计算电子的Mulliken布居、电荷分解CDA======
-本例以二维石墨烯表面吸附水分子为例说明。[[https://www.jianguoyun.com/p/DZWBPv0QmZ2ZBhiXvys|计算文件下载链接]]+本例以二维石墨烯表面吸附水分子为例说明。
 =====Mulliken布居===== =====Mulliken布居=====
 对周期性体系的计算(是否采用片段功能均可),BAND会默认给出每个原子的各个原子轨道的Mulliken布居(在out文件的尾部),例如: 对周期性体系的计算(是否采用片段功能均可),BAND会默认给出每个原子的各个原子轨道的Mulliken布居(在out文件的尾部),例如:
行 41: 行 41:
 {{ :adf:mullikenpopulation02.png?650 }} {{ :adf:mullikenpopulation02.png?650 }}
  
-看到该原子编号仍然是16。+看到该原子编号,本例刚好仍然是16。
  
 我们分别打开MullikenPopulation.out、MullikenPopulation.Region_2.out,可以看到二者的Mulliken布居情况对比,从而知道孤立存在的Region_2中,16C的电子Mulliken布居: 我们分别打开MullikenPopulation.out、MullikenPopulation.Region_2.out,可以看到二者的Mulliken布居情况对比,从而知道孤立存在的Region_2中,16C的电子Mulliken布居:
  
-{{ :adf:mullikenpopulation03.png?500 }}+{{ :adf:mullikenpopulation03.png?600 }}
  
 以及与Region_1存在相互作用时,16C的Mulliken布居: 以及与Region_1存在相互作用时,16C的Mulliken布居:
  
-{{ :adf:mullikenpopulation04.png?500 }}+{{ :adf:mullikenpopulation04.png?600 }}
  
 可以看到存在吸附的情况下,该原子的电子数量从原先的6.000个变为6.014,具体各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布居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到。 可以看到存在吸附的情况下,该原子的电子数量从原先的6.000个变为6.014,具体各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布居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到。
adf/mullikenpopulation.1494042192.txt.gz · 最后更改: 2017/05/06 11:43 由 liu.jun

© 2014-2022 费米科技(京ICP备14023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