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df:fdetrans2020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adf:fdetrans2020 [2020/11/18 13:17] – [结果查看] liu.junadf:fdetrans2020 [2022/01/20 18:35] (当前版本) – [结果查看] liu.jun
行 1: 行 1:
-======如何使用FDE方法计算分子间电子、空穴转移的转移激发能(更精确,专家级功能)====== +======FDE方法计算分子间电子、空穴转移,相在位能site energy、激发能Excitation energy的计算====== 
- +试用AMS2020.101完成。
-功能可以计算分子之间电子或空穴转移的过中的能垒,具体参考: +
-[[https://www.scm.com/doc/ADF/Examples/ElectronTransfer_FDE_H2O.html|厂商提供的英文例子]]+
  
 FDE方法之所以更精确,因为它考虑到了两个分子之间由于电子、空穴的转移,引起的各自的电子态的弛豫<color lightgrey>(因此,在两次带电的FDE计算过程中,计算了几次单点,这实际上是一个弛豫过程:冻结A的密度,计算B,然后冻结B的密度计算A……)</color>,以及电子/空穴分别在两个分子上,形成的两种态之间的耦合。 FDE方法之所以更精确,因为它考虑到了两个分子之间由于电子、空穴的转移,引起的各自的电子态的弛豫<color lightgrey>(因此,在两次带电的FDE计算过程中,计算了几次单点,这实际上是一个弛豫过程:冻结A的密度,计算B,然后冻结B的密度计算A……)</color>,以及电子/空穴分别在两个分子上,形成的两种态之间的耦合。
 +
 +<color green>**激发能:**这种方法得到的Excitation Energy也可以对应载流子从一个分子,通过“激发”的方式,跳跃到另一个分子上,所需要的“激发能”。该理论模型下,是将载流子在其中一个分子上,认为是一个总电子态,跳跃到另一个分子上,对应另一个总电子态,两个总电子态的能量差值,即激发能。</color>
  
 下面我们简略地讲一下这个例子。在//**AMS20*.*\examples\adf\ElectronTransfer_FDE_H2O**//文件夹内也有这个例子。本例是以水分子之间传递空穴(正电荷)为例<color lightgrey>(电子的传递,将Charge 1改为charge -1即可)</color>。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下面我们简略地讲一下这个例子。在//**AMS20*.*\examples\adf\ElectronTransfer_FDE_H2O**//文件夹内也有这个例子。本例是以水分子之间传递空穴(正电荷)为例<color lightgrey>(电子的传递,将Charge 1改为charge -1即可)</color>。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行 404: 行 404:
 </code> </code>
 其中: 其中:
-  * Electronic Coupling,以eV、cm$^{-1}$两种单位给出,表示态1“电荷在第一个分子上,第二个分子为中性”与态2“电荷在第二个分子上,第一个分子为中性”之间的耦合+  * Electronic Coupling,以eV、cm<sup>-1</sup>两种单位给出,表示态1“电荷在第一个分子上,第二个分子为中性”与态2“电荷在第二个分子上,第一个分子为中性”之间的耦合
   * H11-H22,是电荷的两种在位能之差   * H11-H22,是电荷的两种在位能之差
   * Excitation Energy,电荷转移跃迁能,相当于电子需要吸收这么大的能量,才能从一个分子上跃迁到另一个分子上(计算上,通过)   * Excitation Energy,电荷转移跃迁能,相当于电子需要吸收这么大的能量,才能从一个分子上跃迁到另一个分子上(计算上,通过)
   * S11 S22 S12,是态重叠矩阵元(没有归一化)   * S11 S22 S12,是态重叠矩阵元(没有归一化)
adf/fdetrans2020.1605676659.txt.gz · 最后更改: 2020/11/18 13:17 由 liu.jun

© 2014-2022 费米科技(京ICP备14023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