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df:symmetryandrepresentation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adf:symmetryandrepresentation [2023/03/21 00:07] – [每个不可约表示的电子占据情况] liu.junadf:symmetryandrepresentation [2024/02/23 18:45] (当前版本) liu.jun
行 1: 行 1:
-======分子对称性、点群与不可约表示、轨道对称性的通俗理解======+======分子对称性、点群与不可约表示、轨道对称性的通俗理解======
  
-=====点群=====+=====一、点群=====
 当整个分子具有对称性的时候,比如水分子,具有镜面对称、二重转动轴对称,这种对称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叫做C<sub>2v</sub>。分子的不同的对称性,用不同的点群名称来代表。对称、点群,有专门的书籍介绍,这里不讲,并且不记得也并不十分妨碍下面的内容。 当整个分子具有对称性的时候,比如水分子,具有镜面对称、二重转动轴对称,这种对称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叫做C<sub>2v</sub>。分子的不同的对称性,用不同的点群名称来代表。对称、点群,有专门的书籍介绍,这里不讲,并且不记得也并不十分妨碍下面的内容。
  
行 7: 行 7:
  
 ADF的Input窗口底部★按钮可以检测分子的最高点群,(此时坐标会有所调整,轻微的偏差也会被纠正到完全对称),Details → Symmetry中点群设置为Auto即可,ADF计算过程中将采用检测到的点群,结构优化过程也会保持点群不变。 ADF的Input窗口底部★按钮可以检测分子的最高点群,(此时坐标会有所调整,轻微的偏差也会被纠正到完全对称),Details → Symmetry中点群设置为Auto即可,ADF计算过程中将采用检测到的点群,结构优化过程也会保持点群不变。
-=====不可约表示=====+=====二、不可约表示=====
 具有对称性的分子,它的分子轨道(MO)也具有对称性,根据分子所属的点群不同,MO的对称性也有不同的类别。但只要分子的点群(也就是对称性)确定之后,MO的对称性也就预先就能知道。知道分子的点群后,MO按对称性可以分为几类也就知道了。而这里所说的MO对称性的归类,就是所谓的不可约表示。 具有对称性的分子,它的分子轨道(MO)也具有对称性,根据分子所属的点群不同,MO的对称性也有不同的类别。但只要分子的点群(也就是对称性)确定之后,MO的对称性也就预先就能知道。知道分子的点群后,MO按对称性可以分为几类也就知道了。而这里所说的MO对称性的归类,就是所谓的不可约表示。
  
行 20: 行 20:
 在out文件中也有相关内容。 在out文件中也有相关内容。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三、分子轨道的对称性=====
 不可约表示,代表的是MO的对称特征 不可约表示,代表的是MO的对称特征
  
行 41: 行 41:
 类似地,镜面对称的分子,点群为C<sub>s</sub>,轨道按对称性分类,可以分为两类,在ADF中,分别命名为AA(标准名称为A')和AAA(标准名称为A'')。 类似地,镜面对称的分子,点群为C<sub>s</sub>,轨道按对称性分类,可以分为两类,在ADF中,分别命名为AA(标准名称为A')和AAA(标准名称为A'')。
  
-=====点群与对应的不可约表示查询=====+=====四、点群与对应的不可约表示查询=====
 用户可以登陆: 用户可以登陆:
  
行 52: 行 52:
 在ADF软件中,命名与此类似,可以查阅此表与ADF的结果对应。 在ADF软件中,命名与此类似,可以查阅此表与ADF的结果对应。
  
-=====每个不可约表示的电子占据情况=====+=====五、每个不可约表示的电子占据情况=====
  
 哪些不可约表示需要注意?P、D、F、E、T、Pi、Delta的简并度分别为:3、5、7、2、3、2、2,其他不可约表示例如A、B等不简并。 哪些不可约表示需要注意?P、D、F、E、T、Pi、Delta的简并度分别为:3、5、7、2、3、2、2,其他不可约表示例如A、B等不简并。
-===占据规则:===+===5.1 占据规则:===
 一般要求避免分数占据,例如P是三重简并,因此每个轨道要么占据3个电子要么占据0个电子: 一般要求避免分数占据,例如P是三重简并,因此每个轨道要么占据3个电子要么占据0个电子:
 <code>P 6//3</code> <code>P 6//3</code>
-表示α自旋有2个p轨道是满占据的,各占据3个电子,因此总共6个电子,β自旋有一个轨道满占据,因此有3个电子。+表示α自旋有2个三重简并p轨道是满占据的,各占据3个电子,因此总共6个电子,β自旋有一个三重简并轨道满占据,因此有3个电子。
  
-如果是Restricted计算,占据数只能是6的倍数,例如+如果是Restricted计算,α、β电子占据方式相同,因此每个三重简并P轨道会占据6个电子,因此P不可约表示的电子占据数只能是6的倍数,例如
 <code>P 6</code> <code>P 6</code>
  
-===不符合占据规则的占据造成什么后果?===+===5.2 不符合占据规则的占据造成什么后果?===
 会导致电子云的对称性低于分子实际对称性。例如F原子,本身是球对称,但是如果总共只有9个电子,则P轨道缺一个电子,例如P<sub>z</sub> β为空,则会导致α电子云是球对称,但是β电子云并不是球对称,而是D<sub>∞h</sub>对称,因此二者叠加到一起也就只是D<sub>∞h</sub>对称: 会导致电子云的对称性低于分子实际对称性。例如F原子,本身是球对称,但是如果总共只有9个电子,则P轨道缺一个电子,例如P<sub>z</sub> β为空,则会导致α电子云是球对称,但是β电子云并不是球对称,而是D<sub>∞h</sub>对称,因此二者叠加到一起也就只是D<sub>∞h</sub>对称:
 {{ :adf:irrepgroup.png?200 }} {{ :adf:irrepgroup.png?200 }}
  
-===如何根据分子的点群与不可约表示,去指定占据===+===5.3 如何根据分子的点群与不可约表示,去指定占据===
 在知道分子点群,但不知道分子的不可约表示时,可以先用ADF做一个单点计算,例如一个三重态的O原子,本来是最高的对称SO3群,但是SO3群只有S、P、D、F等不可约表示简并度分别为1、3、5、7,没有办法指定出一个三重态的整数占据方式来,例如 在知道分子点群,但不知道分子的不可约表示时,可以先用ADF做一个单点计算,例如一个三重态的O原子,本来是最高的对称SO3群,但是SO3群只有S、P、D、F等不可约表示简并度分别为1、3、5、7,没有办法指定出一个三重态的整数占据方式来,例如
 <code> <code>
行 102: 行 102:
 但这只是一个道理上的说明,实际上这种占据能量是非常高的,但也从侧面说明三重态O原子不可能以该点群存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其他点群。 但这只是一个道理上的说明,实际上这种占据能量是非常高的,但也从侧面说明三重态O原子不可能以该点群存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其他点群。
  
-===常见错误===+===5.3 常见错误===
 *.logfile尾部提醒:ERROR DETECTED: Input error: unrecognized entry "a" found in line 10 *.logfile尾部提醒:ERROR DETECTED: Input error: unrecognized entry "a" found in line 10
  
 该体系计算,根本不是C1群,因此根本没有A这个不可约表示,却对A不可约表示指定电子,当然会报错! 该体系计算,根本不是C1群,因此根本没有A这个不可约表示,却对A不可约表示指定电子,当然会报错!
  
-====原子整数占据与非整数占据的能量差别==== +===5.4 原子整数占据与非整数占据的能量差别=== 
-我们以F原子为例。默认计算即SO3群:+我们以F原子为例。默认计算即SO3群(此时2个β自旋的p电子将会均匀分配到3个β自旋p轨道,从而产生非整数占据)
 {{ :adf:atomicoccupation01.png?650 }} {{ :adf:atomicoccupation01.png?650 }}
 得到能量:Bond Energy          -9.27       kcal/mol 得到能量:Bond Energy          -9.27       kcal/mol
行 115: 行 115:
 {{ :adf:atomicoccupation02.png?650 }} {{ :adf:atomicoccupation02.png?650 }}
  
-默认占据将会得到与SO3群一样的能量,其中A2u不可约表示(不简并)、E1u(二重简并),都是分数占据,二者实际都是p轨道,我们将前者占据改为1//0,后者改为2//2:+默认占据将会得到与SO3群一样的能量,其中A2u不可约表示(不简并)、E1u(二重简并),都是分数占据,二者实际都是p轨道,β分别占据2/3、4/3电子,α分别占据1、2电子。 
 + 
 +我们将A2u占据改为1/ /0,E1u占据改为2/ /2,从而避免了分数占据,符合占据规则
  
 {{ :adf:atomicoccupation03.png?650 }} {{ :adf:atomicoccupation03.png?650 }}
行 121: 行 123:
 得到能量:Bond Energy         -14.75       kcal/mol 得到能量:Bond Energy         -14.75       kcal/mol
  
-结论:分数占据在能量上不利,还是应该整数占据在能量上更有利!+**<color blue>结论:分数占据在能量上不利,正确的整数占据在能量上更有利!</color>** 
 +=====六、在EDA、NOCV中,点群与不可约表示需要注意的地方===== 
 +====6.1 EDA中的不可约表示==== 
 +对于有对称性的分子,EDA分析是支持点群设置的,整体、碎片沿用同样的点群(软件默认是这样设置的,但是保险起见,建议确认一样后,再去计算),计算完毕后,在配合物整体的*.out文件中,列出的配合物整体的分子轨道,以及碎片轨道(在*.out中称为SFO),都是按照这个点群去分类列出的。碎片轨道SFO可以在Output → Properties → SFO construction 中看到,注意编号。 
 + 
 +例如,Sr(CO)8采用Oh群计算,则包括如下不可约表示: 
 +<code> 
 + A1.g 
 + A2.g 
 + E.g: E.g:2 
 + T1.g: T1.g: T1.g:3 
 + T2.g: T2.g: T2.g:3 
 + A2.u 
 + A1.u 
 + E.u: E.u:2 
 + T2.u: T2.u: T2.u:3 
 + T1.u: T1.u: T1.u:3 
 +</code> 
 + 
 +主任务中Output → Properties → SFO construction给出: 
 +<code> 
 +......省略 
 +                                       === A1.g === 
 +......省略 
 + 
 +      20      20        --        15.710 au  CO            1.00     20 A1.g            1 
 +                                 427.500 eV) 
 +                        --        15.710 au 
 +                                 427.500 eV) 
 +      21      21        --        53.281 au  CO            1.00     21 A1.g            1 
 +                                1449.846 eV) 
 +                        --        53.281 au 
 +                                1449.846 eV) 
 +      22      22        --       126.617 au  CO            1.00     22 A1.g            1 
 +                                3445.420 eV) 
 +                        --       126.617 au 
 +                                3445.420 eV) 
 +      23      23       1.000    -589.802 au  Sr            1.00      1 A1.g            2 
 +                              -16049.317 eV) 
 +                       1.000    -589.802 au 
 +                              -16049.326 eV) 
 +      24      24       1.000     -80.767 au  Sr            1.00      2 A1.g            2 
 +                               -2197.781 eV) 
 +                       1.000     -80.764 au 
 +.......省略 
 +</code> 
 +那么SFO编号为24的(这里有2列编号,如果不使用Frozen Core,则两列编号一样,否则会不一样,简单起见,建议用户如果搞不清楚,就不使用Frozen core),对应Sr这个碎片的2 A1.g这个轨道。而Sr这个2 A1.g轨道又是什么原子轨道呢?我们打开Sr这个碎片的能级图,鼠标放在Sr的分子轨道上(第二列),找到2 A1.g: 
 + 
 +{{ :adf:asfrg.png?650 }} 
 + 
 +可以看到成分实际上是Sr的2S轨道。 
 + 
 +====6.2 NOCV中的不可约表示==== 
 +此时点群被关闭了,因此只有一个A不可约表示。Output → Properties → SFO construction 就是这种样子: 
 +<code> 
 +......省略 
 +                                       === A === 
 +......省略 
 +     415     415        --        53.549 au  CO            1.00     35 T1.u:         1 
 +                                1457.137 eV) 
 +                        --        53.549 au 
 +                                1457.137 eV) 
 +     416     416        --       126.891 au  CO            1.00     36 T1.u:         1 
 +                                3452.893 eV) 
 +                        --       126.891 au 
 +                                3452.893 eV) 
 +     417     417       1.000    -589.802 au  Sr            1.00      1 A1.g            2 
 +                              -16049.317 eV) 
 +                       1.000    -589.802 au 
 +                              -16049.326 eV) 
 +     418     418       1.000     -80.767 au  Sr            1.00      2 A1.g            2 
 +                               -2197.781 eV) 
 +                       1.000     -80.764 au 
 +                               -2197.699 eV) 
 +     419     419       1.000     -12.737 au  Sr            1.00      3 A1.g            2 
 +                                -346.591 eV) 
 +                       1.000     -12.736 au 
 +                                -346.559 eV) 
 +     420     420       1.000      -1.500 au  Sr            1.00      4 A1.g            2 
 + 
 +.......省略 
 +</code> 
 + 
 +这是所有SFO都堆在一起,同属于不可约表示A,不那么方便分析了。不过也可以看到418这个SFO,对应着Sr碎片的2 A1.g。由于此时碎片还是用了点群Oh的,因此打开Sr碎片作业的能级图,一样去找2 A1.g,一样可以看到是2S轨道。
  
 +实际上EDA、NOCV计算可以沿用相同的碎片adf.rkf文件,而不需要重新去计算碎片,这样EDA和NOCV的一致性会严格得到保证,也节省了时间。既然是同一个adf.rkf文件,打开的能级图就是一样的了。
adf/symmetryandrepresentation.1679328429.txt.gz · 最后更改: 2023/03/21 00:07 由 liu.jun

© 2014-2022 费米科技(京ICP备14023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