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tk:碳纳米管导电结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atk:碳纳米管导电结 [2018/08/13 22:02] – [设置几何结构] xie.congweiatk:碳纳米管导电结 [2019/06/29 15:44] (当前版本) dong.dong
行 1: 行 1:
 ====== 碳纳米管导电结====== ====== 碳纳米管导电结======
  
-^在 QuantumATK 中实现 NEGF 输运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处理异构体系的能力,即两个电极的器件构型不同。这使其可以研究更广范围的重要体系如两种材料间的接触电阻(例如一种半导体/金属界面)或不同手性纳米管间的结电容。在本教程,您将学习如何设置这种结的几何结构。  {{ :atk:intro-20180813.png?200 }}  ^+在 QuantumATK 中实现 NEGF 输运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处理异构体系的能力,即两个电极的器件构型不同。这使其可以研究更广范围的重要体系如两种材料间的接触电阻(例如一种半导体/金属界面)或不同手性纳米管间的结电容。在本教程,您将学习如何设置这种结的几何结构。   {{ :atk:intro-20180813.png?180 }}   
 + 
 + 
 +<WRAP center info 100%> 
 +=== 提示 === 
 +**本教程使用特定版本的QuantumATK创建,因此涉及的截图和脚本参数可能与您实际使用的版本略有区别,请在学习时务必注意。** 
 +  * 不同版本的QuantumATK的py脚本可能不兼容; 
 +  * 较新的版本输出的数据文件默认为hdf5; 
 +  * 老版本的数据文件为nc文件,可以被新版本读取。 
 +</WRAP>
  
  
行 146: 行 155:
 </file> </file>
  
 +如果您想理解这段代码的工作原理,可以研究下提供的非常详细的解释的注释。否则,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就是通过改变倒数第二行的“d”值(单位假定设为 Å),右管移入(d 值为负)或移出(d 值为正)左管。
  
 +{{ :atk:snap9-20180813.png |}}
  
 +<WRAP center tip 100%>
 +=== 提示 ===
 +为观察操作结果,再次使用 {{:atk:sendto.png?direct&20|}} 按钮将脚本发送回 Builder。因为电极和中心区域也被识别为脚本中存在的有效构型,这将添加不少于四种构型到 Stash 区。如果您替代地将脚本发送到 **Script Generator** {{:atk:script_generator.png?direct&25|}},则只会有一个构型被传输。
 +</WRAP>
 +
 +注释:
 +
 +  * C 方向的 10 倍重复使该体系相当大。因此,将管间距离的负值设置的非常大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要相应的增加计算时间。如果您限制了 d 的值,可以在创建纳米管之时或之后通过点击 Deviece Tools {{:atk:arrow.png?direct&5|}} Central Region Size的方式减少重复的倍数约为 6 或 7。只需注意管不要太靠近晶胞的另一边,并确保目视检查您选择计算的最大 d 值构型。
 +  * 有些人会想知道两管相对彼此旋转会发生什么,但是影响可能会很小(参考 [YZH + 06])。除非这两个管的半径有可比性以致于两管的 π 轨道有很强的重叠。
 +  * 计算这样的体系有趣的参数是电容(参考<color #99d9ea> [PRGW03]</color> 和 <color #99d9ea>[PPR + 04]</color>)。这可以很轻易地按照教程中所描述的关于[[金纳米板电容器]]的类似步骤完成。
  
  
 ===== 参考 ===== ===== 参考 =====
  
 +  * [PPR+04]  (//1, 2//) Pawel Pomorski, Lars Pastewka, Christopher Roland, Hong Guo, and Jian Wang. Capacitance, induced charges, and bound states of biased carbon nanotube systems. //Phys. Rev. B//, 69:115418, Mar 2004. [[https://journals.aps.org/prb/abstract/10.1103/PhysRevB.69.115418|doi:10.1103/PhysRevB.69.115418]].
 +
 +  * [PRGW03]  Pawel Pomorski, Christopher Roland, Hong Guo, and Jian Wang.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carbon nanotube capacitance. //Phys. Rev. B//, 67:161404, Apr 2003. [[http://dx.doi.org/10.1103/PhysRevB.67.161404|doi:10.1103/PhysRevB.67.161404]].
 +
 +  * [YZH+06]  (//1, 2//) Qimin Yan, Gang Zhou, Shaogang Hao, Jian Wu, and Wenhui Duan. Mechanism of nanoelectronic switch based on telescoping carbon nanotub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6. [[http://dx.doi.org/10.1063/1.2198481|doi:10.1063/1.2198481]].
 +
 +  * 英文原文:[[https://docs.quantumwise.com/tutorials/cnt_junctions/cnt_junctions.html|https://docs.quantumwise.com/tutorials/cnt_junctions/cnt_junctions.html]]
atk/碳纳米管导电结.1534168967.txt.gz · 最后更改: 2018/08/13 22:02 由 xie.congwei

© 2014-2022 费米科技(京ICP备14023855号